符合该条款,还多次遭到欧盟委员会的批评。这次便又找了‘申报到期’的理由,宣布不能进口和种植MON810号转基因玉米,从客观效果来看,这确实对美国的大企业造成了一定打击,属于典型的贸易壁垒行为。”
“从实际数据也能看出欧盟国家对这款产品的态度,截止2016年,MON810仅在欧盟内部的西班牙、葡萄牙、斯洛伐克、捷克这四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公顷,相较于2015年的公顷,大幅增加了17%。这充分表明欧盟国家并不拒绝这款产品,并且认可其安全性。
另外,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各国海关的预计,到2025年,欧盟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将达到4000万吨,转基因玉米1000万吨,还包括一些转基因土豆制品。目前欧盟的转基因作物年进口量已在4000万吨以上,这庞大的进口数据足以说明欧盟在转基因产品接纳上的积极态度 。”
在交流的间隙,汉斯·米勒部长有感而发,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如今,全球农业科技都在朝着转基因技术等先进领域大步迈进,德国也不能置身事外,这是时代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一切逆潮流而动的企图,就如同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张启目光中满是求知欲,看向汉斯·米勒部长,礼貌地问道:“请问贵国有哪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转基因研究上取得了显着成就呢?又有哪些实验报告有力地证明了转基因的安全性呢?”
汉斯·米勒部长从容一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而后有条不紊地说道:
“在德国,诸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转基因领域深耕多年,成果斐然。柏林大学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转基因作物抗逆性的研究项目,通过对多种作物进行基因编辑,成功培育出能在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新品系,相关实验数据表明这些转基因作物不仅产量稳定,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标准。其研究报告详细阐述了基因改造过程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评估,有力论证了转基因技术在提升作物适应能力方面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哥廷根大学在2015年完成了一项关于转基因食品营养成分的深度研究。他们对比了转基因大豆与传统大豆的营养构成,发现转基因大豆在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类维生素含量上与传统大豆并无显着差异,甚至在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上更具优势。这份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的实验报告,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的营养层面的证据。”
“海德堡大学也不甘落后,2017年,他们的科研团队聚焦于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通过长期田间试验,监测了周边昆虫、鸟类等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生态行为,结果显示转基因作物并未对非靶标生物产生负面影响,从生态角度佐证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其研究成果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还有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在2019年完成了一项关于转基因技术长期安全性的追踪实验。历经多年对食用转基因饲料动物的健康监测,发现实验动物在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以及各项生理指标上,与食用传统饲料的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这份详实的长期跟踪报告,为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时间维度上的支持。”
汉斯·米勒部长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神情,继续深入介绍:
“德国在转基因技术科研领域,始终占据着世界前列的位置。众多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都积极投身于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先说说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其科研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基因编辑技术的前沿探索中。在CRISPR - Cas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化上,他们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早在2018年,团队就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