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良贾深藏(四)(1 / 3)

血蓑衣 七尺书生 3127 字 1天前

“寻衣,别信他!”

唐阿富满眼憎恶地盯着言之凿凿的沈东善,头也不回地对柳寻衣说道:“此人阴险狡诈,一向唯利是图,他今日主动登门势必暗藏图谋。你千万不要听信他的花言巧语,当心步我的后尘。”

“当然,沈某交朋友绝不会仅靠两张嘴皮子。”沈东善对唐阿富的斥责充耳不闻,径自向柳寻衣说道,“解决隋佐这桩麻烦,便是我为寻衣贤侄准备的第一份见面礼。我相信寻衣贤侄绝对不是那种是非不分,敌友不辨的人……”

“姓沈的,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

“阿富!”萧芷柔打断唐阿富的叫嚣,“寻衣心里有数,不妨先听他把话说完。”

唐阿富可以不在乎旁人的想法,却不能忽视萧芷柔的意见。他深深看了一眼云淡风轻的沈东善,愤愤不平地收起无情剑,心有不甘地退到一旁。

“如此说来,昨日在东海茶楼密会章雄的人是沈老爷?”见局势渐渐稳定下来,谢玄重整思绪,趁机开口,“想必那枚三焰金箍狼牙的主人也是沈老爷。”

“沈某不才,昔日与忽烈王爷有些交情,侥幸得到他赐予的三焰金箍狼牙,方才能撬动章雄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沈东善也不兜圈子,一开口就点破形势的关键,“寻衣贤侄有所不知,郭贤虽贵为洛阳将军,但他的靠山阿里不哥却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章雄虽只是一名参将,可他的背后却是实权在握的忽烈。洛阳的情势,表面上是郭贤和章雄在争权,实际上是阿里不哥和忽烈两大派系在暗中斗法,且忽烈具有绝对的优势。若非忌惮蒙哥大汗,迫使忽烈和汪德臣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待时机,阿里不哥的爪牙不可能盘踞在洛阳城数年之久。更何况‘县官不如现管’,洛阳城地处中原,正是南征统帅忽烈的势力范围,隋佐又是他的部下,此事追不追究?如何追究?向谁追究?皆由忽烈做主,绝不是郭贤那种废物傀儡可以左右的,甚至就连他的主子阿里不哥……恐怕也不够分量。因此,欲解隋佐之危便要对症下药,设法笼络章雄远比收买郭贤更加管用。”

言罢,沈东善偷偷瞄了一眼表情淡漠的柳寻衣,拱手赔笑道:“形势危急,沈某不得不擅自做主。搅了寻衣贤侄的谋划,还望贤侄念及沈某一番好意,千万不要见怪。”

“你怎知我有谋划?”柳寻衣不动声色地反问,“又怎知我打算收买郭贤?”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寻衣贤侄在中原武林锋芒毕露,我和吴公子也是担心你出现什么闪失。”

虽然沈东善的措辞十分漂亮,却也在变相承认自己和吴双一直在暗中监视他。

万幸吴双对柳寻衣有恩,否则单凭这一件事,就足以令二人产生隔阂。

不得不承认,沈东善的消息更加周全,考虑更加细致,行事亦更加稳妥。只不过,他此举也切切实实地打了柳寻衣的脸面,将与郭贤合作的柳寻衣衬得既愚蠢又莽撞。

“沈老爷不愧是富甲天下的巨商,果然消息灵通,出手不凡。”谢玄担心柳寻衣恼羞成怒,于是连忙接话,“传闻蒙古大小官吏见到三焰金箍狼牙如见王驾,沈老爷三言两语摆平刚愎自用的章雄,足见传闻非虚。”

谢玄刻意强调三焰金箍狼牙的重要性,是在替柳寻衣挽回颜面,同时也在变相恭维沈东善的手段。

“沈老爷乃大宋商界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却得到蒙古宗王的青睐,此事……倒也有趣。”柳寻衣目不转睛地盯着侃侃而谈的沈东善,讳莫如深地问道,“我听闻三焰金箍狼牙极为珍贵,每一位拥有它的人都是忽烈的座上宾,深受他的信任和依仗。而今宋蒙两国的关系危若累卵,说不定哪天就会兵戎相见。值此敏感时期,沈老爷却拿着蒙古宗王的信物做着大宋百姓的生意,难道就不怕引起世人的误会,被人说是立场不明,两面三刀?”